想要一场活动的现场互动效果好,除了拥有专业的服务团队,选定好靠谱的技术服务平台外,有一项极为重要的因素,甚至决定了互动环节成败,那便是活动场地现场的网络环境。往往,我们失败的原因就出在现场的网络环境上!
会展经济无可厚非是一座金矿,其具备着更多的价值待挖掘、待留存,待转化,待复合使用。固然,任重道远!此次,会展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被迫按下暂停键。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因为危机与机遇并存,此时契机已现,会展业将迎来竞速打造虚拟会展系统平台的新局面!
观当今展馆建设态势,似有“不建则罢,一建则大”的味道,最明显的是深圳、济南,还有几天前武汉的建馆消息。在此,我想从“生态会展”角度对会展场馆建设谈一些看法,以便新建会展场馆建设更具“生态”特征。
从上半年的近乎停摆到进入下半年的陆续重启,6月份是全国会展行业的“冷热”分界线。因为都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没有在会展活动中出现新冠肺炎疫情,这也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会展人的信心,未来第四季度,将会有更多的展会陆续举办,出现集中“扎堆办展”的现象。
“十四五”时期,中国的经贸强国战略应如何进一步推进?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发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发力?在打造外贸发展新动能和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方面还要补齐哪些短板?本报记者特邀业内专家围绕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表示,为了保住主体、保住市场、保住订单,商务部将主要从尽快推动在有条件的地方新增一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带动中小微企业的出口;办好云展会,用好云平台等方面做工作。鼓励地方在举办线上展会、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等方面,结合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早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提升通关和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等方面提出15项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
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会展业从未像今年疫情发生以来这样得到高层的关注和重视。3月18日中央政治局常务会提出:保持国际供应链畅通,创新招商引资、展会服务模式,保障各类经贸活动正常开展。这是一份给整个会展业的大考题,无论当下还是将来。